教育国情调查研究
Educational Country Survey Research
01 课程教材教学
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课程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
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启动国家课程、教材、教学实施有效性调查项目。本项目旨在对课程、教材(含教辅)、教学进行系统化、持续化、科学化追踪调研,深入考查全国课程、教材(含教辅)、教学运行现状,为政策完善、理论发展、教育实践问题解决提供证据和支撑。本调查在对课程、教材(含教辅)、教学调查研究中嵌入多个专题的调查与分析,如“全国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开设情况调查”“全国义务教育学校数学课程教材教学有调性调查”“全国义务教育学校语文课程教材教学有调性调查”“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科学课程教材教学有效性调查”。
目前,“全国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开设情况调查”“全国义务教育学校数学课程教材教学有调性调查”“全国义务教育学校语文课程教材教学有调性调查”已完成,“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科学课程教材教学有效性调查”已于2023年3月启动。已有调查产出多项调查分析报告与资政建言成果。
02 教育现代化2035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进程、公共教育政策等多方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不少地方县域普通高中优秀教师和学生不断流失,导致县中教育质量持续下滑,形成了以优质教育资源流失和教育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为突出表现的“县中发展困境”。调查从解决“县中困境”的目的出发,通过对各省落实《“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重点措施和县中办学质量的抽样监测,勾勒“县中计划”实施的整体情况,分析和反思我国县中发展模式,探究中国特色县中振兴策略与路径,为我国推动县中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本次调查范围为福建省、辽宁省、湖南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
调查于2022年9月启动,2022年11月完成,产出多份调查报告,具体为《 “‘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2022)》《县中校长访谈调研报告》《地方贯彻‘县中计划’政策研究》《部属高校托管帮扶县中项目调查报告》《“县中计划”实施情况问卷调查报告》《“县中计划”实施情况调查-教师报告》《“县中计划”实施情况调查-校长报告》《“县中计划”实施情况调查-教育局长报告》以及6份分省报告。
03 民办教育发展
2021年12月,《“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由于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总体占比约为50%,为确保普惠率,健全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推进实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成为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外的一个重要举措。“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成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基本要求,因此,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的落实情况,特别是政策的具体实施效果,不仅影响普惠率目标的实现,更对建设高质量学前教育影响重大。在此背景下,需要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全面、深入了解各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执行情况与普惠园实际办学状况,为相关政策评估与改进提供决策参考。基于此,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育国情调查中心开展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落实情况调查。
调查于2022年11月启动,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5个区(市/县)展开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共有效回收教育行政问卷185份,园长问卷1376份,教师问卷21104份,家长问卷186496份。有效访谈26个地区的26位教育行政人员、44位园长、101位教师和85位家长。形成《促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落实的政策建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总报告》等多项成果。
04 重大专项
01 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的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十八大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有力支撑了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但是,面对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培养和供给体系建设、教师编制配置制度仍需要进一步优化。“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的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通过组织全国范围内教师需求和编制情况问卷调查、培养体系建设的实地调研等方式,以及系统、深入的学理研究、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预测未来我国教师队伍需求,剖析我国教师培养体系和编制制度的关键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可行的政策方案。
02 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情况调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情况调查”从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出发,对标国际先进经验,依据国家相关政策、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科学学科(含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的课程标准,参考国际知名的科学教育战略和标准,构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情况调查指标体系,聚焦科学学科课程教材教学有效性、校外科学教育内容和科学教育环境建设情况,全面深入了解我国科学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为国家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03 全国乡村学校规划布局调查研究
乡村学校的规划布局关系到农村义务教育的未来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长期复杂且事关农村百姓教育利益的重大问题。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农村老龄、少子化问题日益凸显,广大农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现有乡村学校规划布局调整成为一种客观性的现实需要。基于此,“全国乡村学校规划布局调查研究”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背景下,聚焦新时代乡村学校规划布局研究,通过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和抽样实地调研,掌握乡村学校规划布局的一手资料,以期更好地促进乡村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乡村振兴贡献教育“硬核”力量。
04 中国城市教育生态指数研究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开展中国城市教育生态指数研究,直指当前教育功利化、短视化现实问题,其核心意义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及《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国家重大改革文件中,均明确提出要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对教育生态问题突出的要依规依法问责追责。为此,“中国城市教育生态指数研究”将构建我国城市教育生态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大规模数据分析,科学研判目前教育生态的突出问题,比如中小学生睡眠、就学半径、教师工作负担等,推进教育教学方式的理念变革,助力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04 全国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研究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了解各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19年6月23日)中提出的发挥教研支撑作用的情况,切实了解《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4号)的具体措施落实情况,“全国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研究”针对教研工作的体系建设、改革创新、队伍建设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和抽样实地调研,全面了解当前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改革状况,总结教研工作取得的成效,破解教研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